首页

优美之家论坛

时间:2025-05-29 10:29:57 作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保险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几何? 浏览量:21254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且强度不断增加,还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和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气候保险正从传统财产险的补充角色演变为独立增长极。其通过创新风险转移机制和嵌入低碳转型逻辑等,既为财产险市场开辟新增长空间,也推动行业服务模式重构。”近日,太保产险副总经理李超在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期间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谈到,气候保险专注于极端天气事件(台风、洪涝等)的专项保障,填补了传统财产险在气候风险精细化管理中的空白。

  简单来说,气候保险是一种基于气候条件变化而提供风险保障的保险形式。以天气指数保险为例,这类保险把一个或多个气象条件,如气温、降水、风速等对农作物或其他承保对象造成的损害程度进行指数化处理,每个指数都对应着相应的产量和损益情况,保险条款以这些指数为基础。

  慕尼黑再保险于今年1月发布的2024年自然灾害损失记录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造成的总体损失约为3200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其中保险损失约为1400亿美元,同比增长32.1%,且2024年的总体损失与保险损失经通胀调整后远高于过去10年及过去30年的平均水平。就保险损失而言,93%的总体损失与97%的保险损失与天气灾害相关。

  虽然天气灾害给保险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但这也恰恰说明保险业在助力气候风险应对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

  据李超介绍,2024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11.1亿元,且以气象灾害为主,推动了农业、新能源、基建等行业对气候风险管理的刚性需求。政策层面,我国通过绿色金融、巨灾保险试点等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农业保险的中央财政补贴高达547亿元,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发展气候保险”。

  李超向澎湃新闻表示,与传统财产险相比,传统财产险侧重静态资产风险,气候保险则更关注动态气候风险。同时气候保险将推动使用卫星遥感、大数据、云计算、巨灾模型等技术,推动行业整体风险管理能力提升。

  谈及当前气候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李超指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数据与技术瓶颈‌,气象观测覆盖率和跨部门数据共享不足,导致风险评估精度低,动态建模能力弱;二是‌产品供需失衡‌,传统气候保险服务效率低、赔付慢,中小微企业和居民的定制化产品供给不足,参保率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三是‌风险分散机制不够完善‌,再保险市场发育不足,财政依赖度过高,巨灾风险证券化等金融工具应用滞后。此外,政策执行存在补贴机制粗放、强制参保立法推进缓慢等问题,制约行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化转型。

  不过,在他看来,气候保险未来发展也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卫星遥感、物联网和AI建模等科技实现风险监测的精细化,支持更精准的产品定价和风险预警;二是‌产品结构升级,碳汇保险、绿色项目中断保险、新能源发电量损失保险等创新产品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气候指数型保险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三是‌风险分散机制创新‌‌,巨灾债券、气候衍生品等金融工具将加速普及,支撑气候保险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聪明大脑是如何炼成的?

连续六届参展的“全勤生”、科技企业三星着眼人工智能领域,展出了第三代超高速高带宽内存——HBM3E Shinebolt,凭借高达1.25TB/s的带宽,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支撑大语言模型训练以及未来各种高性能计算场景数据中心不可或缺的产品。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阿斯塔纳宣言(摘要)

此外,《规程》还对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规实施后,游客可以体验到更可靠、更舒适的大型游乐设施。”该负责人举例称,对于有翻滚动作的大型游乐设施,将增加更多保护措施。比如过山车,除安全压杠压住肩部外,还要在腿部增加压杠,两个压杠之间甚至还要求增加安全带。对于游客关注的颈部保护问题,《规程》还会要求通过增加保护装置,减轻冲击力度。

山东举办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 揭秘生物多样性“家底”

正衣冠、沃盥礼、拜师礼……一系列“国风范儿”十足的仪式,让参与此次活动的亲子家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是一次国学亲子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徜徉在国学和传统礼仪的海洋中。”嘉兴市民乔龙影看着孩子跟着“夫子”一板一眼行拜师礼,用手机抓拍下精彩瞬间。

第十四届北影节突出国际性 首设外交官电影季

项目南宁段取得积极进展,截至今年11月底,已建设完成临时码头8个、临时道路11条、钢栈桥3座并投入使用;南宁段在建桥梁为三阳桥、新福镇过江通道桥及保通桥,保通桥已完成施工建设并投入使用;新福水上服务区实现通水;锚地正进行靠船墩结构施工。

这么热的“三伏天”,究竟从何而来

换句话说,即使在印太地区和世界贸易“消极地缘政治化”的影响下,RCEP似乎也比CPTPP有更大的政治意愿和资源来推动“亚太自贸区”的实现。正因如此,2024年秘鲁APEC峰会对中国和拉美国家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有机会细化政策,维持环太平洋地区的贸易自由化节奏。在这一过程中,巩固拉美地区的战略自主性尤为关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